最新刊期

    2025年第44卷第1期

      名家心悟

    • 弘扬践行大先生精神 AI导读

      在教育领域,大先生精神的传承与塑造至关重要,为中医药高校强师之魂提供方向。
      王琦
      2025, 44(1): 1-5.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783
      摘要:大先生何以成就其“大”?首先,大先生乃文化的传承者,中华文化尊师重道,此乃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脉络。其次,大先生亦是德行的楷模、思想的灯塔、大学精神的奠基者。追寻大先生的璀璨足迹,旨在构建一个以大先生精神为引领的教学共同体。从先辈大先生们的身上,我们得以窥见他们光辉的品质。那么,又该如何塑造并传承大先生精神呢?关键在于树立大先生精神之丰碑,这恰是其最为耀眼且本质的特征。各位大先生之精神谱系交相辉映,共同构筑了值得大力弘扬的崇高精神。我们不仅要内心崇拜之,更要以他们为榜样,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先生时代的新人,都应“取大先生之大义,铸大先生之魂”,更要铸就中医药高校强师之魂,这便是中医药高校强师之根本所在。  
      关键词:大先生精神;中医药高校;强师之魂;培养英才   
      67
      |
      3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83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中医药教材建设专题

    • “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编写思路与特色 AI导读

      在中医内科学教材编写领域,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十一版)强调“正本清源,突出中医特色”“注重病机,淡化分型”编写精神,为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提供指导。
      叶放, 吴勉华, 石岩, 肖培新
      2025, 44(1): 6-11.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399
      摘要:《中医内科学》教材编写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中医学的发展水平,对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十一版)编写目标、编写思路与编写特色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教材总论及各论、各章节主要部分的编写内容进行举例说明,强调“正本清源,突出中医特色”“注重病机,淡化分型”编写精神的具体内涵,帮助教学者与学习者进一步“吃透教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能够“教得好”;学生熟悉教材核心知识要点,能够“学得好”和“用得好”。  
      关键词:中医内科学;病机;辨证论治;教材;编写思路;编写特色   
      78
      |
      4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67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基于方剂分类方法的《方剂学》教材改良刍议 AI导读

      在方剂学教材分类领域,专家分析了现行教材的不足,并提出了类方分类法,为教材改进提供启示。
      丁元辰, 白玉兰, 殷忠勇
      2025, 44(1): 12-17.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397
      摘要:当前,高等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整体框架、编写体例等已较为稳定,但在方剂分类中仍存在分类标准模糊、分类与临床脱节、分类评价局限等争议。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第十一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为蓝本进行剖析,发现类方分类法兼具病证分类法的临床优势与功用分类法的理论优势。类方标准统一、适于理论教学,强化方证相应、适于临床索方,凸显方剂特色、研究路径清晰,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和临床能力,也进一步推动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中医学现代研究进程,从而为现行《方剂学》教材分类方法改进提供有益的启鉴。  
      关键词:类方分类法;方剂学;《方剂学》教材   
      44
      |
      27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6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关于中医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AI导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分析中医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现状,提出教材建设新思路,旨在提高培养质量,解决“学用分离”问题。
      李磊, 赵琛, 莫捷, 赵霞, 张立平
      2025, 44(1): 18-22.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485
      摘要:伴随着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迅猛增长,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医研究生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以外,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英语能力。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英语能力,了解其实际需求,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梳理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英语学习现状,并对目前中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和教材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培养过程中凸显的专业英语能力薄弱问题,结合问卷调查,提出了旨在满足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需求的中医专业研究生英语教材建设新思路。这一新思路需从研究生实际需求出发,明确受众群体,突出教材的特色和创新点,并充分发挥团队优势。教材内容应做到全面性和实用性并重,以期有效解决中医专业英语存在的“学用分离”问题。此举将促进中医专业英语研究生教学改革,推动中医类研究生英语公共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医专业英语;教材建设   
      34
      |
      1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8001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教育研究

    • 中医学长学制阶段性综合考核模式改革及实施效果分析 AI导读

      北京中医药大学探索中医学专业“5+3”教育改革,打造融合题考核模式,分析显示试卷难度适中、区分度好,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
      盖聪, 胡蝶, 汤阳, 刘菲, 张玉婷, 李玲玲, 宋京晶, 薛培, 姜珊, 王媛媛, 李峰, 闫永红, 费宇彤
      2025, 44(1): 23-28.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154
      摘要:为深化中医学长学制教育改革,契合中医学专业“5+3”大类培养学生专业方向合理分流的需求,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展了阶段性综合考试的探索与优化,打造了以“融合题”为特色与主体的考核模式,以满足选拔性考试对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要求。为了科学地评价试卷质量是阶段性综合考试实证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考试的总体情况及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参数情况进行了分析。调研结果显示,考生成绩基本服从正态分布,且试卷总体情况良好,难度适中、区分度好,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此次分析结果提示,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加重视课程间的联系和融合,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如何更精确地把握考核的质量,打造有深度、有挑战度的选拔性综合考试,将是持续探索与完善的方向。  
      关键词:中医学长学制;综合性考试;选拔性考试;阶段性考试;试卷分析   
      52
      |
      2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48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校际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公共选修课的实践与评价 AI导读

      在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领域,校际公共选修课显著提升了学生知识、态度及行为,同时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林可可, 王惠峰, 王臻, 杨丽丽, 王娟
      2025, 44(1): 29-33.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433
      摘要:目的实施校际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公共选修课并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通过自设问卷了解97名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及课程前后学生对院前急救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变化,并收集学生的学习体会。结果学生对课程的各项评价均较高,在课程前后知识、态度及行为总分、各部分知识总分,以及在态度及行为的2个条目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学习体会的分析提炼出4个主题:不仅学到了知识,还纠正了认识误区;收获了实施急救的信心;改变了对中医药急救的看法,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体会到了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了中医药文化自信。结论校际中西医结合院前急救公共选修课能提高学生院前急救的知识,改善其态度及行为,而且有助于弘扬中医药文化。  
      关键词:院前急救;中西医结合;校际课程;选修课;课程评价   
      36
      |
      2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6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基于 CiteSpace 的温病学课程教学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AI导读

      据最新研究,温病学教学改革文献分析显示,1981至2023年共收录310篇文献,研究重心集中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临床实践和课程思政。
      李彩云, 蒋啸, 李鑫辉
      2025, 44(1): 34-41.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379
      摘要:目的对温病学教学改革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以“温病学”和“教学”为主题,选择建库时间至2024年5月20日(检索日期)发表的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和Microsoft Excel对文献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981—2023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了温病学教学改革相关文献310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机构以本科院校和医院为主,涉及地区和学者分布广泛。高产作者间已形成有传承能带动的稳定团队,但不同地区、机构、团队间交流合作较少;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临床实践”“课程思政”出现频次高且中介中心性强,是当前温病学教学改革的研究重心;2020 年起“课程思政”突现且强度高,是近2年温病学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和重点。结论各大本科院校作为教学改革研究的主力,发文量稳居前列,但需增强区域、机构、作者间的交流合作,注重传帮带,以推进温病学教学改革的稳步前进。未来温病学课程教学改革也将随着时代发展的主题,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轨,融入思政教育,培养新时代中医药人才。  
      关键词:温病学;教学改革;可视化分析   
      45
      |
      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71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AI导读

      据最新研究,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历经发展萌芽期、加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目前处于成熟收缩期。研究热点包括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聚焦政策环境、社会支持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未来趋势是创新创业教育与新型教育计划和模式的融合。
      许美琳, 周益桢, 杨龙尚洁, 全锐, 孙秋洁, 顾元烨, 宋萌
      2025, 44(1): 42-47.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119
      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文献可视化,深度挖掘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全面展示该领域研究蓝图。方法运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01—2023年创新创业教育核心期刊2 876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经历了发展萌芽期、加速发展期、高速发展期,目前处于成熟收缩期;研究的关键词主要包括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等;研究主要关注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环境、社会支持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向。结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学术研究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改革发展基本同步跟进,主要聚焦创业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而创新创业教育与各种新型教育计划和教育模式的互相融合则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创新创业;CiteSpace;知识图谱;文献计量学   
      32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50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基于CiteSpace的医古文教学研究趋势可视化分析 AI导读

      在医古文教学领域,通过CiteSpace软件分析,发现医德教育和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是研究热点,为教学提供新思路。
      张星, 徐光星
      2025, 44(1): 48-53.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231
      摘要:目的分析医古文课程教学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关于医古文教学研究的全部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6软件,对医古文教学研究的发文量、发文期刊、发文作者、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研究现状。结果纳入文献300篇,发文量在波动中处于上升趋势,2011年达到顶峰。发文量最高的期刊是《中医教育》和《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根据普莱斯定律,共有36位高产作者,但作者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核心研究团队。关键词频次排名前5位为教学方法、素质教育、人文素质、课程思政、传统文化,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医德教育与课程思政,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培养两大领域。结论医德教育与传统文化素质教育是医古文教学研究持续性关注的热点,建议重新从传统国学经典和古典教育思想中寻找中国教育智慧。  
      关键词:医古文;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31
      |
      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97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医学生素质教育研究

    • 在中医教育领域,专家深入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旨在传承中医药文化,为中医注入新生力量。
      冯磊, 毛丹
      2025, 44(1): 54-57.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466
      摘要:中医学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与精髓,培养医学生的中医思维模式,为临床医学及相关专业提供中医药知识的基本应用和需求。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为例,探讨如何组织、实施、设计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教学,并分析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施策略,旨在在教学中深入研究中医传统文化所潜在的德育价值,将中医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进一步融合,有助于传承中医药文化并为中医药注入新生力量。  
      关键词: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文化自信;课程思政   
      31
      |
      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9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在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向智慧教育模式转变,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
      薛培, 孙然, 张雅萍, 何伊梅, 闫永红
      2025, 44(1): 58-62.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757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高等教育形态和模式也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教育+智能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新形态和新常态,并快速推动高等教育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教育模式转变。智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目标。智慧教育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和研究的话题。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聚焦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保障活动中的4类主体人群(即学生、教师、管理者、质量监控者),深入探讨高等院校智慧教育模式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智慧教育;模式;技术   
      35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84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知识产权素养调查研究 AI导读

      在河南某高等中医药院校,一项针对380名学生的知识产权素养调查揭示了学生知识产权知识缺乏、保护意识低和行为失范等问题,提出了提升策略。
      赵娟, 周雨鑫, 罗时蓉, 孙楠楠, 赵明阳, 郭珏君, 黄海英
      2025, 44(1): 63-67.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464
      摘要:以河南某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该校380名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素养问卷调查,客观分析知识产权素养现状并归纳存在问题,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提出知识产权素养提升策略。调查发现,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的知识产权素养偏低,其表现为缺乏基本的知识产权知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低,知识产权行为失范等。为此,需要发挥高校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优势,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教育,提升大学生群体乃至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素养。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知识产权素养;中医药知识产权   
      32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92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在中医药研究生教育领域,专家强调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性,提出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整合教育内容、创新育人模式和完善评价体系,以提升育人成效。
      田雪垠, 王鑫, 张紫佳, 王广东
      2025, 44(1): 68-73.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454
      摘要:科学家精神对科技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是导师和研究生应当具备的品质之一。同时,中医药研究生学科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将科学家精神融入学科组育人,不仅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理想信念、践行高校立德树人任务,更能够落实科技强国战略目标。然而,当前的中医药研究生学科组在育人实践中面临队伍建设滞后、教育内容零散、模式缺乏创新、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因此,为促进中医药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育人成效,在主体层面,打造中医药研究生学科组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在内容层面,整合并强化科学家精神在中医药研究生学科组育人中的渗透;在战略层面,探寻中医药研究生学科组育人中科学家精神的创新模式;在机制层面,建立健全中医药研究生学科组育人中科学家精神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学科组育人;科学家精神;中医药;研究生   
      38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9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五育融合视域下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创新模式探究 AI导读

      在药用植物学领域,专家提出了“一采四修”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过硬本领的中医药专业人才。
      白贞芳, 任广喜, 周天, 肖瑶, 姜丹, 刘春生
      2025, 44(1): 74-78.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261
      摘要: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而课程思政则是实现这一使命的关键策略。将思政元素深度融入专业课程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增强思政素养,塑造高尚品德,构成了推行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药用植物学的采药实习环节,正是践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课程思政的沃土,据此提出基于“一采四修”的野外实践教学创新模式。该模式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评价方案及针对的培养目标,评价体系中包括对技能、思政、素质、劳动和美育的评价要素;而培养目标包括技能目标、思政目标、素质目标、劳动目标和美育目标。通过此模式的实践,为培养既有坚定理想信念,又有过硬本领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一采四修;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   
      31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54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研究生教育

    •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 AI导读

      在中医国际化进程中,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面临挑战。专家提出优化课程、职业规划和团队导师制等措施,旨在推动中医教育现代化转型,加速融入国际医学体系。
      韩晨霞, 杜心怡, 吴凤芝
      2025, 44(1): 79-83.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617
      摘要:随着中药干预疾病的临床效果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剖析疾病发生机制、阐明中药干预的作用原理,已经成为中医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而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优势以解决临床问题也成为优势互补的协同型临床干预方案。中西医结合正是在中、西医发展碰撞下应时代而生的专业学科。然而,现阶段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依旧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剖析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瓶颈问题,提出了从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职业规划咨询、加强团队导师制建设3个不同维度解决问题并改善现状。同时,深入探讨基础科研训练在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旨在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新思路,进而推动中医教育实现现代化转型,加速融入国际医学体系,开启中医教育国际化的崭新篇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生培养   
      46
      |
      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85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政策选择特征与路径优化研究 AI导读

      在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政策领域,专家分析了1980—2022年间发布的57份政策文件,提出优化政策工具组合配置、均衡发展相关政策主题、由效率优先转向关注质量等建议,为完善我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发展长效机制提供参考。
      周益桢, 安家宜, 谭曦, 何晨皓, 胡英敬, 汤阳, 李琬玢, 吴星瑶, 赵宏扬, 郑丰杰
      2025, 44(1): 84-92.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238
      摘要:目的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政策是指导医学教育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部分,基于政策分析视角,研究中医药研究生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应用,有助于维护与完善我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方法基于政策工具理论对我国1980—2022年间发布的57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政策文件进行分析,在政策工具维度(X轴)和政策领域维度(Y轴)二维分析框架下,探究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发展进程、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应用情况。结果专门性政策偏少,政策主体间协同性有待增强。命令性工具占主导,政策执行效率受限;劝告工具应用频率低,表现出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系统变化工具使用频次较多,决策逻辑从教育管理走向教育治理。结论通过分析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政策文本内容提出3个方面的建议,即优化政策工具的组合配置,提高政策工具的可操作性;均衡发展相关政策主题,加强对热点主题的关注度;价值导向方面,由效率优先转向关注质量。  
      关键词: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政策工具   
      27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49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调查研究 AI导读

      在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对导师素质评价一致,但学生满意度低于导师自评。双方均认为导师需加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生科研创新意识不足,导师有提升意愿。建议加强师生互动、就业引导和导师培训,提升导师指导能力,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钱丽娟, 方熙茹, 黄纯美, 张芷槐
      2025, 44(1): 93-96.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213
      摘要:对某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的102名研究生导师和329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基本情况、基本素质评价、指导情况评价、指导能力提升4个方面。结果显示,导师素质自评与学生评价基本一致,但4个维度学生评价总体满意率均低于导师自评满意率。师生均认为导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上有待加强,学生的科研创新和问题意识不足,且导师有较强的能力提升意愿。建议疏通师生互动机制、加强就业引导、完善导师培训,以提升研究生导师的指导能力,促进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师生关系;导师指导;指导满意度   
      24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49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教学园地

    • 内经课程多元案例教学的运用与思考 AI导读

      在内经课程教学中,专家提出多元案例综合运用,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时效性,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陈子杰, 王曦, 吴宇峰, 王维广, 翟双庆
      2025, 44(1): 97-101.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267
      摘要:目前案例教学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内经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然而,当前教学案例的种类单一,且缺乏针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教学对策的研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类相关的案例素材,提出要在内经课程教学中融入多元案例的综合运用。多元案例包含学习方法案例、史料挖掘案例、文献校读案例、注家争鸣案例、方药运用案例、理论发展案例、临床运用案例、处方赏析案例8种,以此拓展教学思路,并指出多元案例的运用要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注意考虑同期课程开设的影响、设计案例遴选运用的场景、深思能力培养贯通的问题,从而提高内经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激发学生顺利学习并运用经典的动力。  
      关键词:多元案例;教学研究;内经   
      27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64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在中医药院校细胞工程教学领域,浙江中医药大学专家构建了“知识-案例-思政”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成绩和综合能力素养。
      郭莹, 周丽萍, 吴昊
      2025, 44(1): 102-106.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327
      摘要:目的构建“知识-案例-思政”三位一体的中医药院校细胞工程课堂教学模式。方法以浙江中医药大学2020级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学生为观察组,以2019级医学实验技术专业学生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案例教学和传统授课模式开展教学。以学生成绩和学生能力素养提升的问卷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知识-案例-思政”三位一体的细胞工程课堂教学模式可提高学生的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平均分,特别是期末成绩的优秀率和良好率显著提高;新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我展示和科研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心和荣誉感;有利于学生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结论以案例为载体的教学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关键词:细胞工程;案例教学;课程思政   
      35
      |
      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74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知识图谱+BOPPPS混合教学模式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AI导读

      在温病学教学领域,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本科生通过知识图谱+BOPPPS混合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和中医临床思维,优化了教学路径,并实现了个性化教学。
      杨梦, 李彩云, 苏丽清, 何宜荣, 梅明, 肖颖馥, 李鑫辉
      2025, 44(1): 107-111.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503
      摘要:探讨知识图谱+BOPPPS混合教学模式在温病学教学中的效果。研究选取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本科生作为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2个班,分别实施知识图谱+BOPPPS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学生期末总成绩,对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对此教学模式表示认可,且实验班的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将知识图谱+BOPPPS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温病学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其中医临床思维,同时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全局,优化教学路径。并通过资源推送实现个性化教学,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新型中医“五术人才”。  
      关键词:温病学;知识图谱,BOPPPS;混合式教学   
      31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86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深度学习视角下探索同伴反馈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AI导读

      在生物化学作业评价中引入同伴反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核心素养。
      康湘萍, 姚领爱, 郑静, 杜利霞, 胡海燕, 蒋嘉烨, 龚张斌
      2025, 44(1): 112-116.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342
      摘要:以促进深度学习为目标,在生物化学作业任务评价体系中引入同伴反馈,以期充分发掘学生的内驱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学生相关培训和指导基础上开展的同伴反馈,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作业任务达成和提供反馈的过程中,学生的应用、分析、合作、评价、反思、创造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最终实现深度学习。  
      关键词:同伴反馈;深度学习;生物化学;核心素养   
      26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72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5D”思维模式的应用研究 AI导读

      在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采用“5D”思维模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临床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增强学习效果及满意度。
      李晓亮, 李泰贤, 张伟, 许根荣, 郭盛君, 于栋, 陈兆军, 陈卫衡, 白晶
      2025, 44(1): 117-121.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423
      摘要:目的初步评估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中采用“5D”思维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2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创伤关节科实习的47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6月实习的学生分为试验组,2022年7—12月实习的学生分为对照组,在临床带教中,试验组带教老师采用“5D”思维模式带教,对照组带教老师采用传统思维模式。带教2个月后对2组学生进行临床知识和技能考核,并对带教方式和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水平及临床实践能力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新“5D”临床带教思维模式,在中医骨伤科教学临床带教中,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临床知识水平与实践技能掌握程度,同时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及学生对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因此,该模式在中医骨伤科实践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创新;“5D”思维模式;中医骨伤科;临床带教   
      30
      |
      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96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在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需破解现实困境,提升课程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医学人才。
      徐娜, 赵娜, 李玮
      2025, 44(1): 122-125.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269
      摘要:新时代、新形势对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院校在推进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除面临高校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外,还需解决医学生专业培养上的特殊性。因此,为积极响应“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医学院校的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必须着力破解观念认识、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保障激励等方面的现实困境,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和水平,从而达到助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质量医学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大思政课”;医学院校;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   
      29
      |
      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76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强化思政教育的视频反馈教学法在腹部查体培训中的应用 AI导读

      在腹部查体培训中,强化思政教育的视频反馈教学法显著提升了学员职业素养和技能。
      王帅, 沈晨, 张声生, 陶琳, 吴兵, 朱培一, 王思玉, 李帷, 乔喆, 李丹艳, 杨雪, 卢小芳, 张天麒, 孙晓玮
      2025, 44(1): 126-130.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277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思政教育的视频反馈教学法在腹部查体培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5月1日—2024年1月31日期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参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在读医学生,共60人,根据学员名单产生序列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视频反馈教学法及强化思政教育。培训时间均为1个月。观察2组学员在腹部查体操作考核、自我评价、教师评价3个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腹部查体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评价中“腹部查体规范性”“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及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评价中“查体手法准确性”“查体过程流畅度”“学习主动性”“医患沟通能力”及总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思政教育的视频反馈教学法可以提升学员的职业素养,有效提高腹部查体技能。  
      关键词:思政教育;视频反馈教学法;腹部查体;临床教学   
      35
      |
      2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74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AI导读

      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学研究稳步发展,专家探讨人才培养、双语教学等核心问题,为该领域提供参考。
      费徯欣, 孙灵芝, 刘艾娟, 邵英俊
      2025, 44(1): 131-136.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443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学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前沿,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和Excel软件对CNKI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2004—2023年期间,CNKI收录了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学研究相关的有效文献共1 347篇,年发文量总体呈现先增长后趋于平稳的趋势。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发文量位居前列。载文期刊多为中医药类和医学教育类期刊。高影响力作者注重探讨人才培养、双语教学、教材编写及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双语教学”“中医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等代表该领域的研究核心;“中医翻译”“学术英语”和“课程思政”“人才培养”等代表近几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结论学者们在不断完善中医药院校外语教学研究,该领域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关键词:外语教学;中医药;可视化分析   
      34
      |
      3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96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大型语言模型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表现与分析 AI导读

      最新研究显示,文心一言4.0和百川大模型3.0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表现最佳,而智谱清言4.0准确率最低。不同模型在中医内科学和中药学上准确率较高,但在方剂学和中医经典等科目上准确率较低。
      向巴卓玛, 王珍珍, 赵岩松, 马勤, 倪磊, 马星光
      2025, 44(1): 137-142.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263
      摘要:目的评估不同大型语言模型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应用表现。方法选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中的不同学科对文心一言4.0、ChatGPT4.0、百川大模型3.0、Claude3-Sonnet、智谱清言4.0共5种大型语言模型进行答题准确率测试。结果文心一言4.0和百川大模型3.0在中医不同学科上的总准确率最高,而智谱清言4.0的总准确率最低。从不同中医学科目上比较,5种模型在中医内科学和中药学上准确率较高,但在方剂学和中医经典等需要理解中医古文典籍或应用能力方面的科目上,模型准确率较低,且各模型之间存在差异。结论不同模型的表现差异表明,模型的表现受训练数据的内容、质量及模型自身逻辑推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将模型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有望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通过加强模型在特定专业领域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提升模型对相关专业术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更好地满足教学领域的实际需求,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模型评价   
      28
      |
      1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49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 在教育信息化与智能化趋势下,专家基于内经选读知识体系,将多模态知识图谱与智能问答系统结合,构建辅助中医经典课程教学的系统,为中医药数字化教学提供新路径。
      刘鑫鑫, 汤朝晖, 席崇程
      2025, 44(1): 143-148. DOI: 10.3969/j.issn.1003-305X.2025.01.438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教育越发趋向信息化与智能化。在此过程中,多模态知识图谱发展迅猛,尽管当前在教学领域已初步建立起一些以多模态知识图谱为基础的平台,但这些平台操作较为复杂,缺乏人性化。为顺应数字化教学发展趋势,并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基于内经选读知识体系,将多模态知识图谱与智能问答系统相结合,构建并应用该系统辅助中医经典课程的教学。旨在深入探索中医药数字化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开辟出一条数字化教学新路径,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医药教育教学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推动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并为中医药知识图谱与相关技术结合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模态知识图谱;内经选读;智能问答系统   
      29
      |
      4
      |
      0
      <HTML>
      <网络PDF>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8187996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3-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