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孙忠人, 郭宏伟, 闫忠红. 学科专业同向发力建设“双一流”中医药大学*[J]. 中医教育, 2020, 39(5): 35-38. |
[2] |
李元, 李彧, 王丹凤, 邓亚楠. 基于事实型数据的临床医学学科发展分析*[J]. 中医教育, 2020, 39(4): 53-60. |
[3] |
谷晓红. 新疫情下对传染病学科建设的思考*[J]. 中医教育, 2020, 39(3): 1-3. |
[4] |
俊伟, 陈健, 张翼宙, 吴建浓, 朱乔青, 卢建华, 丁曦. 中医传承本科教育新模式的探讨——以浙江中医药大学为例李[J]. 中医教育, 2020, 39(3): 39-41. |
[5] |
潘颖洁, 金策, 黄真, 陈建真, 陈虹希, 梁泽华. 融入中医药文化和工匠精神的中药炮制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J]. 中医教育, 2020, 39(2): 24-27. |
[6] |
闫军堂, 刘晓倩, 李长香, 刘敏, 黄英华, 邹慧琴, 王利敏. 中医药院校图书馆开展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的思路与实践*—— 以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为例[J]. 中医教育, 2020, 39(2): 56-59. |
[7] |
高树中, 张文玉, 郭丽. 医教研协同推进中医药学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为例[J]. 中医教育, 2020, 39(1): 1-4. |
[8] |
林丹红, 朱力义, 陈信培, 陈山源, 刘烨, 谌赛男, 李灿东. 切实推动“双一流”建设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J]. 中医教育, 2020, 39(1): 5-7. |
[9] |
贺松其, 孙海涛, 吕志平. 综合性大学及医科院校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方法与策略初探[J]. 中医教育, 2020, 39(1): 37-40. |
[10] |
唐农, 唐梅文, 莫雪妮#. 经典为根 传承为本 疗效为魂* ——谈当代中医高等教育的中医思维的培养[J]. 中医教育, 2019, 38(1): 1-3. |
[11] |
刘力. 中医药高等教育传承发展的思考与实践[J]. 中医教育, 2018, 37(6): 4-6. |
[12] |
孙忠人, 郭宏伟, 张浩, 闫忠红. 传承与发展并重培养卓越中医药人才[J]. 中医教育, 2018, 37(5): 4-6. |
[13] |
李振吉, 杨春涛. 保持特色开拓创新推动新时代中医药教育高质量传承发展[J]. 中医教育, 2018, 37(5): 10-13. |
[14] |
陈晓东, 潘华峰, 刘洋, 刘友章, 赖秋华. “互联网+名医工作室”学术传承体系建设探析*[J]. 中医教育, 2018, 37(5): 33-35. |
[15] |
赵鲲鹏, 李金田, 陈光顺, 张弢, 朱向东, 刘光炜, 王庆胜, 张晶, 刘臻华, 张毅, 魏本君.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循序渐进的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体系*[J]. 中医教育, 2018, 37(5): 36-39. |